“海洋复杂系统智能可视计算” 研讨会
会议介绍
会议安排
讲者报告
会议介绍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突破性发展,为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战略深化实施提供了核心驱动力,正加速构建从海洋数据采集分析到预测决策的全链条智能化应用体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委会(CSIAM GDC) 与山东大学学科交叉中心智慧海洋分中心积极响应海洋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于2025年4月28日联合发起“海洋复杂系统智能可视计算”研讨会,依托智慧海洋分中心研究海洋科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深度融合计算机、人工智能、物理海洋、环境科学等多学科前沿技术,围绕海洋多模态数据仿真与渲染、海洋智能预测决策、海洋数据可视化等核心议题,邀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崂山实验室等权威专家,探讨科学数据仿真与分析、高精度海洋环境预报预测、海洋环境污染、超大规模场景渲染等关键技术,旨在搭建跨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智能计算技术与海洋研究的深度融合,为海洋强国战略下的多学科交叉纵深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会议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14:00-14:20
开幕致辞
14:20-15:50
Session 1, 主持人: 屠长河
时间
讲者
单位
题目
14:20-14:50
刘利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可微流固耦合仿真计算与应用
14:50-15:20
荆钊
崂山实验室
“问海”全球涡分辨率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
15:20-15:50
杜林
山东大学
海洋气溶胶的形成和转化
15:50-16:05
茶歇
16:05-17:25
Session 2, 主持人: 吕琳
时间
讲者
单位
题目
16:05-16:25
王璐
山东大学
大规模场景高度真实感渲染技术
16:25-16:45
袁春鑫
中国海洋大学
第一和第二模态内波在变化地形下的生成和传播
16:45-17:05
于海庆
山东大学
海浪有效波高的智能预报研究
17:05-17:25
曾琼
山东大学
智能驱动的海洋科学数据可视化探索
17:25-18:00
主题研讨: 如何开展智慧海洋学科交叉研究, 主持人: 屠长河 研讨嘉宾:刘利刚、荆钊、杜林、袁春鑫、韦立毅、李庆林
讲者报告
刘利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荆钊
崂山实验室
杜林
山东大学
王璐
山东大学
袁春鑫
中国海洋大学
于海庆
山东大学
曾琼
山东大学
题目: 可微流固耦合仿真计算与应用
讲者: 刘利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个人简介: 刘利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项目获得者。从事计算机图形学及CAD/CAE研究。曾获中国计算机图形学杰出奖,首届Siggraph Asia时间检验奖 (Test-of-Time Award)、陆增镛CAD&CG高科技奖一等奖等奖项。任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几何设计与计算专业委员会 (CSIAM GDC) 主任、亚洲图形学协会(Asiagraphics)副主席、国际几何建模与处理(GMP)协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实体建模协会(SMA)执行委员会委员。
主页: http://staff.ustc.edu.cn/~lgliu/
E-mail: lgliu@ustc.edu.cn
题目: “问海”全球涡分辨率海洋环境预报大模型
讲者: 荆钊, 崂山实验室
个人简介: 荆钊,中国海洋大学/崂山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海洋系,主要从事海洋中小尺度动力过程及其气候效应研究,在Nature、Nature Geoscience等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荣获亚洲大洋洲地球科学协会(AOGS)Kamide Lecture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山东省青年泰山学者,曾担任国际CLIVAR计划模式发展工作组成员、国家南海调查航次首席科学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
主页: https://xueyuhanlang.github.io/
E-mail: jingzhao@ouc.edu.cn
题目: 海洋气溶胶的形成和转化
讲者: 杜林,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 杜林,山东大学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气溶胶的形成与转化、沿海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和低空大气环境安全保障。现任国际全球大气化学计划(IGAC)科学指导委员会(SSC)委员、第二届IGAC中国工作组副组长,青岛市沿海城市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大气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页: https://faculty.sdu.edu.cn/dulin/zh_CN/index.htm
E-mail: lindu@sdu.edu.cn
题目: 大规模场景高度真实感渲染技术
讲者: 王璐,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 王璐,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物理渲染、材质建模、实时渲染等。近年来先后承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项目。在ACM TOG、SIGGRAPH等国内外顶级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制订“形状建模信息表示”相关国家标准2项。所研发的“RWing高度真实感并行渲染系统”是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十大典型应用之一。
主页: https://wanglusdu.github.io/indexch.html
E-mail: luwang_hcivr@sdu.edu.cn
题目: 第一和第二模态内波在变化地形下的生成和传播
讲者: 袁春鑫, 中国海洋大学
个人简介: 袁春鑫,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物理海洋学与数学交叉方向,包括海洋内波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室水槽实验等。本科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博士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数学系地球流体动力学研究组。主持或参与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10 项。兼任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中国委员会秘书长,《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青年编委等。
主页: https://math.ouc.edu.cn/2019/0627/c8925a251082/page.psp
E-mail: yuanchunxin@ouc.edu.cn
题目: 海浪有效波高的智能预报研究
讲者: 于海庆,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 于海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副研究员,近年来一直从事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海洋预报等方面研究,在中尺度动力过程的生态效应、极端气候事件成因与可预报性、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研发及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等知名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页: https://www.imst.sdu.edu.cn/info/1269/4965.htm
E-mail: yuhaiqing@sdu.edu.cn
题目: 智能驱动的海洋科学数据可视化探索
讲者: 曾琼, 山东大学
个人简介: 曾琼,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计算机系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是科学数据可视分析与人机交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在领域高水平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IEEE VIS 2024科学可视化挑战赛冠军奖、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省人工智能学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主页: https://qiongzn.github.io/
E-mail: qiong.zn@sdu.edu.cn
组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