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本学期以来第二次正式的IRC内部师生交流会,上一次已经是在半个月以前了(3月31日;因为没有参加,所以印象特别深刻)。交流会在晚上举行,下午的时候陈老师来实验室溜达了一圈,没有表情没有言语;此时大家便开始隐约觉得“情况不妙”,要知道,陈老师一般都是面带迷人微笑跟大家友善交流的。
真到交流会的时候,倒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暴风雨;言语中虽带有犀利、告诫,但整个气氛仍然是和谐的。事实上,内部交流会上所提到的每一点都是客观的,仔细咀嚼相信大家都能够学到不少东西;当然,除了学习,我们还需要反思、改变。
朱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曾这么描述易逝的时间,“……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为科研人员而言,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时间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我们在后天可以学习培养的一种能力,并随着训练的增多、自制力的增强而更趋于成熟。这种能力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包括未来的家庭、工作和生活。
若大家仔细审视自己的一天,也许会发现很多零碎的被浪费的时间。 FB同学在交流会上谈到了自己项目进展的不顺利,陈老师反问其每天花费的时间;细究下去,发现每天花费在实验室大约为10小时(2.5+4+3.5),而对于这仅有的10个小时,有30%的时间可能是被聊QQ、逛网页、瞎扯淡、上厕所、打电话等琐碎的事情占据。FB同学的情况在实验室并不是个例,我跟他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过分)。零散的时间会分散注意力,30%的琐事会直接降低仅有的70%工作时间的效率;换言之,我们的高效工作时间远不达70%。掰掰手指头算算,未免觉得心有不甘;明明在实验室坐了10个小时,却工作不到7个小时,多不划算。
那么,怎样才能科学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呢?
个人认为,人们只有当在做自己愿意并且认可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高效率。
如果说一开始对于该任务就是不认可的,心理上的消极抵触情绪会导致各种拖延症状的出现。要建立积极的态度,必须建立对工作的认同感。认同感取决于对工作的理解、与合作者(或导师)的沟通、以及个人角色的定位。
主动规划任务,以任务驱动工作,将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主动规划任务依赖于我们对工作的理解,规划任务的过程即是一个时间管理的过程。以任务驱动工作的好处在于,控制时间变成了我们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整个过程是主动的。当然,以任务来驱动工作要求我们赋予任务“最高优先级”。这样,我们不需要每天12个小时的打卡时间来约束自己,只要能力允许,你可以只工作8个小时。那么,剩下的时间就是可控的了,你可以去健身,可以和朋友交流,也可以去充实自己。举例而言,假设你喜欢健身并且希望每天花费1.5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这不是非得要把健身当成“end”才能达到的事情;但是你必须清楚,你计划好的当日任务具有“最高优先级”,如果你在睡觉之前能把所有任务完成,那么恭喜你;如果在睡觉之前不能把任务完成,那么你得坚持完成任务才能睡觉,即使坚持到凌晨四、五点。规划好了任务就要努力去完成,这是个人自制力的问题;如果认为自己监督不好自己,那么去找一位在自己面前有足够威信的小伙伴来监督吧。日复一日后,你的自制力自然就会提升了。ML同学谈到,很多时候即使罗列了任务也完不成,久而久之也就不计划任务了;对于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让Linda来监督ML同学一段时间,相信ML一定会坚持的很好的(此处奸笑十声)。
记住,自己选择的路,爬也得爬完。
仔细回想一下,我们一天当中有多少时间是零散的呢?以我为例,吃饭、走路、坐车、睡前预热等等。那么,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吃早饭的时候可以查收邮件;一群人走路的过程中可以跟小伙伴交流(学术、生活等等);独自走路的时候可以跟家人打电话聊近况或者查看社交软件;睡前预热可以查看科技热点等等。如果说要出去办事(比如接外国专家),去的途中我们就可以安排很多的并行项目了(比如跟合作者沟通进展、查收回复邮件等等)。要记住,查收邮件、处理学校的杂事、和家人沟通感情等等都不能占据原本就紧凑的工作时间。
我们总是在努力的奔跑,却忘了回头看看沿途的风景;总结和计划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欣赏“沿途风景”,同时不忘却奔跑。这一条也与前面的“任务驱动工作”息息相关。相信有SIGGRAPH项目经验的同学应该对总结和计划是深有体会的,在这个过程中,最纠结的往往不是如何去编码,而是怎样总结并与合作者们交流;频繁的与合作者交流也要求我们清楚自己在未来几天或者几周应该做的事情以及应该达到的目标。“总结”帮助我们记录下过去所发生的事情,提供机会让我们反思,也为今后的回顾打下了基础;“计划”帮助我们认清楚接下来的路,帮助我们定好目标,有目标的奔跑会比没有目标的奔跑更来劲。
那么,总结和计划应该怎么写?个人认为一开始不用追求华丽的语句、绚丽的包装,简单的列表式就可以。计划还应该阐述清楚原因,让大家明白你想做的事情都不是随便瞎想的;同时还应该阐述清楚可行性,天马行空是“做梦”而不是“计划”。对于总结而言,应该以计划为基准,做了什么要展示清楚,并总结失败或者成功的原由。
3月31日交流会上陈老师指定了若干个小组来共同帮助管理实验室,从而带动实验室成员的热情与积极性、逐步巩固实验室文化、促进实验室的进步。这样一种形式对于人员逐渐增多的IRC来说是极有必要的,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其中来。管理实验室的过程也许会花掉同学们的部分非工作时间,但是这种“花费时间”不是“浪费时间”,每一个参与者都将从其中得到锻炼和收获。
各个小组成员应该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调动实验室成员的热情与活力;没有被罗列到的同学随时有可能被“吸纳”到各个小组,你们也可以主动要求在各小组帮忙。实验室是大家的,所有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为它的发展做贡献。这样一种“主人翁”的意识和行动将会在我们的生活里产生化学反应,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实验室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以confident、knowledgeable、independent的方式无所畏惧昂首阔步的走出IRC。
事实上,IRC的很多成员都是及其幸福的。你们在大四甚至大三的时候就能参与SIGGRAPH项目,在研一的时候就能找到好的题目来切入;也许对大家来说,这是一种“正常态”,但实际上,很多研究生可能毕业了还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导师所带给你们的这些不是“理所应当”就该出现的,因此,大家应该珍惜实验室的资源、正确认识导师与自己的关系。
那么,正常的状态是什么?研究生阶段最重要的是去探索、去独立思考,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老师,老师的经验为学生的科研提供指导以及便利(比如必要的设备、合作关系、交流机会等等)。
导师抽鞭子赶着学生跑的状态不是我们所谓的正常态。我们应该把科研当成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在为导师打工。除了学生以外,导师有自己的科研以及教学工作,有自己的家庭,还有自己的人际圈,这些足以让他耗费掉绝大部分的精力。对于学生而言,成长最快的方式便是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当然,导师所提供的指导建议以及合作机会,都能让我们成长的更为迅速;但是,这些不是科研过程里“理所应当”的。除此以外,导师每一次分配给你的任务实际上是提供给大家的机会;以我自己而言,研二的时候管理讨论班、整理项目文稿、报账等,这些小事让现在的我知道了组织讨论班应该做哪些事情、项目申请书应该怎么写等等,对未来的我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不要小瞧你所做的小事,只要你的态度正确,未来的某一天都会发现它们的巨大作用。